中国竹炭博物馆坐落在浙江省遂昌县竹炭园区,是国内首家以炭历史文化及国内外炭产品展示为主题的博物馆。占地面积15525平米,总建筑面积9641平米,有炭祖大殿、炭文化历史展、炭综合应用展馆、炭科学原理体验馆(青少年科普中心)、炭缘客栈、竹炭美食、炭窑酒吧、炭养生馆、炭旅游休闲购物一条街。中国竹炭博物馆集思广益,遵循科学性、知识性、艺术性、趣味性的原则,用丰富的藏品,辅以高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展示手段,使您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,了解炭的历史、炭的文化、炭的科学应用,从而得到科学的启迪和艺术享受。
景点地址:浙江省丽水遂昌县上江工业园区炭园路1号
开放时间:全年 08:00-17:00。
自由行乘车路线:丽水客运东站乘坐去遂昌的客车,票价39元/人,车程大约两小时。在遂昌客运站里直接上去北届的车到竹炭博物馆,票价2元,上车后售票员会来收。
旅游小贴士:1、博物馆票价10元/人,但如果入住竹炭博物馆后的炭缘客栈,就可以免门票进入博物馆参观。2、记得带零钱。3、记得带充电宝等蓄电设备。
从前几年开始竹炭产品进入我们的生活,有用来去味的竹炭包,有用来清洁的竹炭牙刷、竹炭牙膏等、还有用来吃的竹炭花生。这也让我好奇,竹炭究竟是怎样被普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呢?遂昌有“中国竹炭之乡”的称号,那就去遂昌竹炭博物馆一探究竟吧。
博物馆前有一个挺宽敞的广场,博物馆前的“中国竹炭博物馆”的标识是固定在竹子组成的竹排上的,也是为了突出竹炭这个特色吧。博物馆有两层,每层的屋檐下都挂着红灯笼,充满着节日的氛围。博物馆内建设有炭祖殿、炭综合展馆、青少年科普馆三个展区。
进门就看见一个长胡子塑像,这里是炭祖殿,供奉的长胡子仙人就是炭业的始祖陈老相公。相传在南方陈老相公是最先将烧炭的工艺发扬光大的,因此他才被这里的人们尊为炭祖。
祖师爷塑像两边陈放着古代三十六行的祖师的名字,好不有趣。在这也找到了我这个行业的祖师爷呢!真的是第一次知道。
二楼的青少年科普馆主要用塑像的方式来还原那些关于炭的故事。比如最为人熟知的“雪中送炭”这个成语。
还有不为人知的孙膑增兵减灶的故事,由于孙膑当时身受膑刑,失去行走能力,因此只能坐在马车上指挥士兵搭建无烟灶。说起这无烟灶我就想起了一个关于孙膑和庞涓的故事。战国时期,鬼谷子收孙膑和庞涓为徒,两人同学兵法,一天,鬼谷子给他们两出了一个题目,行兵打战,总要埋灶做饭,做饭就要烧柴,烧柴就有烟,不利隐蔽。于是给他们两人七天的时间,让他们去找无烟之柴。庞涓满山砍柴,又是晒,又是烤,到了七天,带回来一大堆干柴。而孙膑经数日寻找,最后从试烧的木柴中发现了木炭。再干的柴烧起来也冒烟,而木炭无烟且好运输,更适合战用。惊叹炭在古时候行军打仗时竟然有这么重要的作用。
还有讲大跃进时期的场景。1958年5月,“八大”二次会议通过建设社会 主义的总路线。为了加快中国的工业化的建设,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,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或超过英国,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。因此同年8月,中央在北戴河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,通过了《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》的决议,从此党中 央发动全党全民开展了一场大炼钢铁运动。炭在那个时候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,但更因为炭的加入使那时候炼的钢都成了无用的废钢。那段时间人民疯狂的举动也成了时代的特殊记忆。
还有讲古代走街串巷的理发人都是挑着担子走过挨家挨户的门前的,其中一头挑着的是理发的工具,而另一头挑的就是木炭了。想想为什么理发还要挑个木炭这么麻烦,看了简介才知道,原理理发人用挑的木炭烧水给顾客洗头用的。另外古人还会用木炭打铁、补锅、温酒。还有古代人结婚时有跨火盆的风俗,传说这样一来可将一切霉运邪气全破除。二来也代表着以后的日子过的像火盆里的炭一样火火红红!
从一个类似于火炉的口进入,里面漆黑一片,只有周围泛着微微的红光。这里模仿的应该就是炭在火炉里面的情形吧!想到如果此时自己是一块木头的话,那在这里再想出去,怕是就要变成黑黢黢的木炭了吧!
从楼上往下看,还可以看到底下高高的遂心塔,上面挂着许多祈愿的牌牌,每块牌下还挂着铃铛,风一拂过,就发出阵阵清脆的声音。仿佛那愿望牌上的愿望就会随着这清脆的铃声上大天听,最后都能如愿以偿。
从竹炭博物馆出来,后面有一片很大的仿古建筑,这里是竹炭商业街。商业街的顶上架起了红色的雨伞,很是壮观。阳光透过红色的伞面照到脸上的光都成了舒适的暖色调,眯着眼睛几乎快要睡着。这里有各种竹炭制品售卖,有黑炭烧的白米饭、有竹炭花生、还有竹炭泡的茶,在这里竹炭制品真的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这里的竹炭不仅可以玩可以用还可以吃到胃里,竟然还有各种养生保健的作用。在这里炭变成不单单只是用来烧火取暖的东西,真是惊掉了下巴。
商业街边的花坛也很是别致,这种植被都是种在组合在一起的竹桶里的,竹桶高低错落,上面的花也高低错落,呈现出一副自然生长的状态。
商业街的尽头有一个小池塘,池塘的对岸有一圈古朴的仿古回廊,回廊中间有一座四角的亭子,仿佛置身于苏州园林一般的感觉。亭子和回廊都倒映在碧绿的池水中,池水偶尔泛起一层层涟漪,使得这水里的倒影也遥遥晃晃,这一虚一实相结合,真是妙不可言。
坐在回廊下小憩,恍惚间传来人们游园的声音,不知是哪位苦情的姑娘在这唱着几度相思意;不知道是谁家的小孩,传来嘻嘻哈哈的笑声;不知是谁家的白衣少年郎在此深有感悟滔滔不绝地吟诗;又不知是哪位大师传来阵阵修禅的佛音。转眼一天的行程也就结束了,嘴里回味的还是竹炭花生那浓浓的余味。
{{el.item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 {{el.itemStyleClass2Titles}}
中国竹炭博物馆坐落在浙江省遂昌县竹炭园区,是国内首家以炭历史文化及国内外炭产品展示为主题的博物馆。占地面积15525平米,总建筑面积9641平米,有炭祖大殿、炭文化历史展、炭综合应用展馆、炭科学原理体验馆(青少年科普中心)、炭缘客栈、竹炭美食、炭窑酒吧、炭养生馆、炭旅游休闲购物一条街。中国竹炭博物馆集思广益,遵循科学性、知识性、艺术性、趣味性的原则,用丰富的藏品,辅以高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展示手段,使您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,了解炭的历史、炭的文化、炭的科学应用,从而得到科学的启迪和艺术享受。
景点地址:浙江省丽水遂昌县上江工业园区炭园路1号
开放时间:全年 08:00-17:00。
自由行乘车路线:丽水客运东站乘坐去遂昌的客车,票价39元/人,车程大约两小时。在遂昌客运站里直接上去北届的车到竹炭博物馆,票价2元,上车后售票员会来收。
旅游小贴士:1、博物馆票价10元/人,但如果入住竹炭博物馆后的炭缘客栈,就可以免门票进入博物馆参观。2、记得带零钱。3、记得带充电宝等蓄电设备。
从前几年开始竹炭产品进入我们的生活,有用来去味的竹炭包,有用来清洁的竹炭牙刷、竹炭牙膏等、还有用来吃的竹炭花生。这也让我好奇,竹炭究竟是怎样被普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呢?遂昌有“中国竹炭之乡”的称号,那就去遂昌竹炭博物馆一探究竟吧。
博物馆前有一个挺宽敞的广场,博物馆前的“中国竹炭博物馆”的标识是固定在竹子组成的竹排上的,也是为了突出竹炭这个特色吧。博物馆有两层,每层的屋檐下都挂着红灯笼,充满着节日的氛围。博物馆内建设有炭祖殿、炭综合展馆、青少年科普馆三个展区。
进门就看见一个长胡子塑像,这里是炭祖殿,供奉的长胡子仙人就是炭业的始祖陈老相公。相传在南方陈老相公是最先将烧炭的工艺发扬光大的,因此他才被这里的人们尊为炭祖。
祖师爷塑像两边陈放着古代三十六行的祖师的名字,好不有趣。在这也找到了我这个行业的祖师爷呢!真的是第一次知道。
二楼的青少年科普馆主要用塑像的方式来还原那些关于炭的故事。比如最为人熟知的“雪中送炭”这个成语。
还有不为人知的孙膑增兵减灶的故事,由于孙膑当时身受膑刑,失去行走能力,因此只能坐在马车上指挥士兵搭建无烟灶。说起这无烟灶我就想起了一个关于孙膑和庞涓的故事。战国时期,鬼谷子收孙膑和庞涓为徒,两人同学兵法,一天,鬼谷子给他们两出了一个题目,行兵打战,总要埋灶做饭,做饭就要烧柴,烧柴就有烟,不利隐蔽。于是给他们两人七天的时间,让他们去找无烟之柴。庞涓满山砍柴,又是晒,又是烤,到了七天,带回来一大堆干柴。而孙膑经数日寻找,最后从试烧的木柴中发现了木炭。再干的柴烧起来也冒烟,而木炭无烟且好运输,更适合战用。惊叹炭在古时候行军打仗时竟然有这么重要的作用。
还有讲大跃进时期的场景。1958年5月,“八大”二次会议通过建设社会 主义的总路线。为了加快中国的工业化的建设,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,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或超过英国,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。因此同年8月,中央在北戴河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,通过了《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》的决议,从此党中 央发动全党全民开展了一场大炼钢铁运动。炭在那个时候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,但更因为炭的加入使那时候炼的钢都成了无用的废钢。那段时间人民疯狂的举动也成了时代的特殊记忆。
还有讲古代走街串巷的理发人都是挑着担子走过挨家挨户的门前的,其中一头挑着的是理发的工具,而另一头挑的就是木炭了。想想为什么理发还要挑个木炭这么麻烦,看了简介才知道,原理理发人用挑的木炭烧水给顾客洗头用的。另外古人还会用木炭打铁、补锅、温酒。还有古代人结婚时有跨火盆的风俗,传说这样一来可将一切霉运邪气全破除。二来也代表着以后的日子过的像火盆里的炭一样火火红红!
从一个类似于火炉的口进入,里面漆黑一片,只有周围泛着微微的红光。这里模仿的应该就是炭在火炉里面的情形吧!想到如果此时自己是一块木头的话,那在这里再想出去,怕是就要变成黑黢黢的木炭了吧!
从楼上往下看,还可以看到底下高高的遂心塔,上面挂着许多祈愿的牌牌,每块牌下还挂着铃铛,风一拂过,就发出阵阵清脆的声音。仿佛那愿望牌上的愿望就会随着这清脆的铃声上大天听,最后都能如愿以偿。
从竹炭博物馆出来,后面有一片很大的仿古建筑,这里是竹炭商业街。商业街的顶上架起了红色的雨伞,很是壮观。阳光透过红色的伞面照到脸上的光都成了舒适的暖色调,眯着眼睛几乎快要睡着。这里有各种竹炭制品售卖,有黑炭烧的白米饭、有竹炭花生、还有竹炭泡的茶,在这里竹炭制品真的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这里的竹炭不仅可以玩可以用还可以吃到胃里,竟然还有各种养生保健的作用。在这里炭变成不单单只是用来烧火取暖的东西,真是惊掉了下巴。
商业街边的花坛也很是别致,这种植被都是种在组合在一起的竹桶里的,竹桶高低错落,上面的花也高低错落,呈现出一副自然生长的状态。
商业街的尽头有一个小池塘,池塘的对岸有一圈古朴的仿古回廊,回廊中间有一座四角的亭子,仿佛置身于苏州园林一般的感觉。亭子和回廊都倒映在碧绿的池水中,池水偶尔泛起一层层涟漪,使得这水里的倒影也遥遥晃晃,这一虚一实相结合,真是妙不可言。
坐在回廊下小憩,恍惚间传来人们游园的声音,不知是哪位苦情的姑娘在这唱着几度相思意;不知道是谁家的小孩,传来嘻嘻哈哈的笑声;不知是谁家的白衣少年郎在此深有感悟滔滔不绝地吟诗;又不知是哪位大师传来阵阵修禅的佛音。转眼一天的行程也就结束了,嘴里回味的还是竹炭花生那浓浓的余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