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杭州西山行户外俱乐部
客服热线: -

杭州西山行户外俱乐部

心有山水不造作 静而不争远是非 且停且忘且随风

景宁旅游在包风畲村小道上独行 [复制链接]

180****1038 16744 1
180****1038
话题: 110
回复: 112
楼主

初夏时节,乘上县城里的六路公交车。车子从县城的主路绕过。那金田小区之后,建立在半山腰的村落便是有吉寨之称的包凤畲族村。包凤畲村与金田小区沿河而对,走过一座小石桥,穿过雕刻着畲族标志的四柱三门的石牌坊。仿佛在此刻起便跨入了另外一个时空。那里的石砖,泥墙,木质隔窗,古色古香的木门一点一点的展现在我们面前。整个村落弥漫着浓浓的畲村气息。

​包凤村是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城西南处,建于1606年,是畲族迁入景宁的始祖地。世代以耕种养殖为生。这里民风淳朴,苍松翠柏,农舍古朴清雅,稻田花香怡人。无论男女老少,都能高歌一曲。

​那四柱三门的石牌坊后,有一颗很大的树,周围一圈用大小的石块堆砌而成,进来的第一眼便看见,所以印象很深刻。不过,对我来说印象更为深刻的是靠马路左手边那个很大的木质角楼。整个角楼的外立面皆是用木结构搭建而成,刷的是淡棕色的漆。每一层楼层外面都会有个小小的屋檐。一砖一瓦搭配的也很是独道。每排屋檐底下都由五根柱子作为支撑。角楼的屋檐下挂满了成串的小红灯笼。一派喜气洋洋的样子。最中心有个红色的党徽,这里便是村委办公的地方。

​从中心的小道上行,整个地势有点抬高,上坡不过算是比较缓的上坡。在村子里的小巷里穿行,见白色的墙壁上皆画满了墙画。淡绿色的油彩,轻描淡写般却在墙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,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亘古绵长的岁月。在岁月的洗涤中,那墙上的漆慢慢褪去鲜艳的颜色,有一种历史的味道。寻到高处,是一级级而上的台阶,台阶两侧长满绿色的野草,走上平台,有一处老房子外面的柴草堆搭建的极为艺术,思绪仿佛回到了很久以前,外婆家的老房子。也是这样黄墙泥瓦,一眼能看到裸露的墙体。门口的柴草堆砌在门的两旁,有些已经褪去了原本的颜色。

​继续往前行,穿过村中的一条小巷,偶然发现了隐藏在老房子之间的一座规模不小的古墓遗址。墓前竖立着巨大的贞洁牌坊,我路过哪里的时候,有个村民正好在古墓上晒被子,听村民说,整个包凤村经过改造才成为了现在这个模样。改造必定要动土,唯独这个遗址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。想必这个古墓遗址在包凤村民的心里一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。它见证了整个吉寨的历史征程以及成长。

沿路上 你总能看到那檐角轻启的雕花阁楼,楼不高,两到三层左右,窗格上的花雕刻的倒是很细致,像人一笔一笔的刻画出来一般。在这个古村里,倒是有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,穿插在黄土泥墙之中,让人印象深刻。就像一件件艺术品一般,让人无比珍视。

​犹记起一个小院门前,在彩釉制成的陶罐里种上几多小花,花开,很是惹人怜爱。门口还摆了一些婴儿车,大大的铁质廊架上青藤缠绕,玫瑰从廊架里穿插着生长开来。古楼已经很是老旧,跟之前看到的角楼颜色有些许不同,颜色深沉了许多,显的有些老旧,白色的墙上挂了些墙饰,整个院子打扮的非常唯美。我想屋主一定是个女孩,只有心细如发丝的姑娘才能装扮出如此美丽的小院。

​村子里的小路很多,有座木门前面趴着一只狗,懒洋洋的吐着舌头。另外一边有条小路过去,直通后山。沿路上皆是些枝繁叶茂的小树,人走过,惊起树间停留的飞鸟,扑腾着一下子飞走了,许是我的冒失惊吓了它们。阳光通过树枝打下来,偶尔你还能看到那泛起的光晕,在镜头下划出一个唯美的弧度。

见证过传说中的吉寨,我的下一站便是县城里的畲祖文化博物馆。博物馆在旱塔新村对面,景宁中学不远处。平时乘坐公交车便可到达。

​说起畲祖烧,可能一般人都没有耳闻。畲祖烧的前生便是大祭罐,也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,始于1000多年前的北宋,曾兴盛于明朝天启年间,建国后几度盛衰,工艺至二十世纪末几近失传。近年来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。它是以世界五大高山湿地之以的云中大祭特有的火山泥为原料,搭配各种灰釉研制被畲祖视为长寿圣物。所以大祭罐也是由于源起云中大祭而得名。大祭陶土分为白鳝泥,青丝泥,猪肝泥和黑泥,对人身体有益,质地细腻。

畲祖烧以它特有的陶土材质,配以彩带装饰,篆刻上畲族文字和图腾等畲族元素,更别有一番韵味。在年代久远的时候更是作为生活器具供人使用。而现在,更多是作为一种手工艺品供人欣赏。因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跟透水性,是品茶的好器具,更值得去收藏和欣赏。

传说在许久之前,每逢农闲时候,常有人挑大祭罐来村子叫卖。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家家户户余粮多了都做起了生意,叫卖的人也越来越多了。

​还未走进馆内,便被门口的那些绿色造景所和大大小小的瓦罐所吸引。展馆门前的酒坛子堆叠在一起。展馆两侧还有木架,架子上摆满了罐子,罐子上皆种上绿植,上面还挂着几把九尺钉耙,因为时间久远而生了铁红的绣。左侧则是一些方形石器,里面的养着一些水生植物,坛里的荷叶长得特别好,叶绿的可人。

走进展馆,整个展馆都是木质的架子,架子保留着最原始的味道,有一种浓重的中式风采,前面是一块很大的案台,上面零星的放着几个器具。

​进门右侧的墙上挂着几幅老照片,见证了老一辈人制作畲祖烧的过程,很有历史的味道。整个展馆的木质廊架很多,将整个展馆分隔成几个部分。用于展览的畲祖烧也很多。有小小的酒坛子,也有些更为小巧的坛,,香器,花器。从成套的茶具在到各种人物像,观音像以及国外的一些名人智者搭配小小的造景,木桌,腰带,雕刻而成的老树根,确是极为的协调,而且也有他自己的独特韵味。

​一面墙前放了一个大的案台,案台上放了几个小巧的烟灰缸,又搭以盆栽,人物像,在桌子上铺上了一条腰带。确是恰到好处。它后面的那堵墙上扣出一个中空的圆,周围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,是对畲祖烧一个历史的记载。从这个圆形的洞口看过去,里面好像别有洞天。

​我很快的从这里绕过去,从一个摆满了小茶具以及人物雕像的区域走过去,有道小门,从小门进去我看到了很多手工的陶罐,地上还摆了几架制作陶罐的机器。上面的黄色泥土因为时间久而干结,里面都是一块块干燥的黄泥把整个机器包围着。周围有一些低矮的凳子和桌子,这里是供游客体验制作瓦罐的乐趣所设立的体验区。可以让来这里的游客都能亲身体验一下陶器的制作过程。最底下一层是一些瓦罐。桌子靠着窗边,坐在这个位置,可以一边做着陶器,体验其中乐趣,还能欣赏窗外美丽的风景。时而听到街上的骑车鸣笛,外面来来往往的车辆不甚少。在这个制作瓦罐的房间里呆的特别的心安,不知道为何却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切感。

回到大厅,整个馆内的灯光有点昏暗,也许是因为这些罐子讳莫如深的颜色,却是有种暗沉,却并不因为而减少他们的美。馆内左侧设有一张茶桌,茶桌中间有个圆形的石磨状烧茶装置,设置的特别巧妙。展馆布置的比较细致的地方是在很多柱子是都会挂上一些畲画,还有布艺,以及一些制作工艺流程和一些牛皮袋。每一处都设置的很是细致。

​走到楼梯处,才发现展馆还有个二楼。沿着楼梯一步步往上走,墙上挂着一些银饰。有一个巨大的长命锁。就是小时候我们挂在脖子上的那种。二楼是馆主办公的点,也算不对外开放,房间很多,皆是一些会议室,茶室等等供人品茶休闲的。过道不大,却摆满了很多案台,圈椅,墙上挂满了手工艺品。在楼梯口还设立了传统石磨和一张大的茶桌。在这种地方品茶,应该会很有一种禅的意境吧我想。

慢慢的走下来,在馆里来回又绕了一圈,才与展馆依依惜别。离开展馆的那一刻,我的脑袋里回荡着一句话:人的天性里有泥性,我们希望它给这个普遍浮躁的社会带去一些安宁,一些思考。这泥,就如同我自己,就如同一面镜子,跟我那样的万分相像。随遇而安一直是我的生活态度。​

评论请先登录注册
精彩话题推荐
绑定手机
×
图片验证码